劉禪到底是扶不起來的阿鬥,還是千古一帝?
文章分類:蜀漢
你也會想看的:單挑,他連張飛趙雲都不怕!三國演義裡強悍的小人物們
劉禪這個人突然變得很有意思起來。以前因一句“此間樂,不思蜀”的話被人笑瞭千年,至今人們常用“扶不起來的阿鬥”這句話來形容始終無法扶持成才的人。現在又有人為劉禪翻案,說他是“千古一帝”。兩種完全相反的說法讓劉禪又成瞭懸案。那麼,我們究竟怎樣看劉禪才是對的呢?
劉禪就是那個被劉備打仗時扔掉,被趙雲救回來的阿鬥。後來,劉備托孤諸葛亮也是他。公元223年繼帝位,當瞭四十二年皇帝。拜諸葛亮為相父,支持薑維北伐,後期由於寵信宦官黃皓,導致使蜀漢政權逐漸走向衰落,最後被魏所滅,劉禪等蜀漢大臣被擄入到洛陽,最後死在瞭那裡。“樂不思蜀”的典故就出自劉禪。
從掌握的歷史資料看,對於劉禪這個人,我們過分的貶低他,認為他一無是處、昏聵無能、毫無自尊,顯然是不客觀的。要知道,劉備除他之外還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劉封、劉永、劉理。劉禪雖是是嫡長子,但劉禪若是太無能,劉備給諸葛亮都說過,實在不行就讓諸葛亮取而代之,為什麼不可以把皇位傳給其他兒子。以劉備的識人眼光,劉禪應該是不會差的。事實上,劉禪即位不到五年時間,他“務農殖谷,閉關息民”,農業生產恢復瞭元氣;他“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國內局勢實現瞭平定。特別是諸葛亮去世後,蜀國面臨著內憂外患,外有吳、魏強敵虎視眈眈,內無“五虎上將”強力幫手,但劉禪依然能做到知人善任、休養生息、撫邊安幫、懷柔臣下,作為守成之主,在那樣的背景下劉禪已經做的很不錯瞭。至於亡國受辱,那也是無可奈何,甚至也是一種“韜光養晦”之策。就像明朝的崇禎皇帝一樣,雖然也不是一個無能之輩,但大廈將傾他也無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