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始皇帝駕崩時隻有胡亥,趙高,李斯,三人在場,後人又是如何得知遺詔被篡改?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秦始皇陵有多神奇,科學傢探測後感嘆:非神力不能建成
這還真是個好問題,這事至今還是歷史的一大懸案。我的看法是,趙高他們根本沒有改遺詔,而是在秦始皇快掛的時候見風使舵,吹瞭耳邊風,立胡亥接班根本就是秦始皇的意思。
一是扶蘇秉持儒傢思想,與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法傢思想格格不入,秦始皇沒法用他接班,所以才發配到邊疆,而胡亥是趙高的學生,與李斯都屬於法傢思想,至少大方向還卡拍,這兒子雖笨,但有強大的秦國和趙李的支持上位還是可以的。
二是秦代還沒有嚴格的嫡長子繼承制,秦人源於少數民族東夷族,素有“擇勇猛者而立之”的傳統,比較喜歡暴君這個類型的繼承人,而扶蘇接到遺詔就自殺,顯然性格比較軟弱。
三是秦始皇對胡亥十分寵愛,帶著他巡遊,也還是重點培養。以趙高李斯的位置,他們對一個隻顧著修仙保命的老糊塗和一個剛剛20歲的混沌青年,真沒必要改遺詔,隻需要合適的時候提建議並把手續辦瞭即可成事。
你要問我為啥司馬遷史記要寫成那樣子。我隻能說,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也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司馬遷作為漢代的史官,第一大要務就是歌頌劉邦及自傢皇帝。漢代是獨尊儒術的,司馬遷還做過董仲舒、孔安國的學生,所以對儒傢思想是十分推崇的,自然對扶蘇的理念有好感。劉邦發跡是跟著陳勝吳廣起義,而他們的旗號就是扶蘇和項燕。所以,在劉邦陣營來看,隻有扶蘇屬於正面人物,討伐對象秦二世隻有篡改遺詔,才更能印證劉氏政權及政策的合理性。而且,劉邦在統一天下過程中也吃瞭趙高不少虧。不說別的,秦大將章邯就是因為趙高離間才投降瞭項羽,最後在關中死拼劉邦。而作為滅瞭陳勝吳廣起義、搞死項梁的秦末最厲害的大將,章邯在史記裡連個傳記影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