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研究朱子理學和書院的當代價值
文章分類:南宋
你也會想看的:李清照:和愛的人在一起,做什麼都是趣味
古代書院初現於唐、成型於宋,主要由名儒鄉紳私傢創辦,一般具有藏書、講學、祭祀及著述等功能。在封建社會,書院作為一種民間教育組織,對開啟民智、推廣儒學和培養人才等都起到重要作用,是中國傳統文化孕育和傳播的搖籃。南宋時期,福建誕生瞭一位偉大思想傢朱熹,世尊“朱子”。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創立新儒學,擘畫瞭中國思想文化史上一場革命性轉折。探尋朱熹與書院的關系,感觸朱子理學尤其是朱熹教育思想對書院文化的浸潤,能給當今社會的思想文化建設和教育事業以有益的啟示。
朱熹一生中絕大多數時光包括啟蒙、治學、授教、從政和著書立說等均在福建。朱熹用畢生精力著述《四書集註》,匡正儒道正統,成為孔孟之後最傑出的儒傢代表。北宋末,遼金進犯,政權危在旦夕,官學幾近毀滅,促成“天下為己任”的一批名儒興教救亡,重振私學,致書院復蘇。南宋書院的中興唯理學引領,舉旗者乃朱熹。朱熹既是思想傢,也是教育傢。他19歲登科進士後,就在五夫故裡的興賢書院、屏山書院授徒講學,直至終老建陽的考亭書院。其一生從教半世紀,即使從政為官,也沒中斷辦學,每任一地,總是一邊整頓官學,一邊振興書院。他在福建先後創辦瞭“寒泉精舍”“晦庵草堂”“武夷精舍”“滄州精舍”即“考亭書院”)。朱熹持守儒傢“下達上學”傳統,潛心書院教育五十餘年,促進瞭南宋書院的恢復勃興和理學的形成與傳播。中國書院因而得以創新發展,別開生面。一是推動瞭書院的創建與繁盛。二是制訂學規,肅正學風。三是悉心打造理學陣地。四是培養瞭大批理學精英。正是朱熹和弟子的共同努力,朱子理學得以廣泛傳播和傳承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