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東鄉郝氏是商湯後裔
文章分類:商朝
宋版《百傢姓》中排名77位。據2008年國傢相關部門統計數據,中國大陸地區郝姓人口約占大陸地區漢族總人口的0.3%,排名第82位。
昨天上午,寶應傢譜研究學者高建礎和郝來明、郝來榮等人通過《寶應東鄉郝氏宗譜》,向記者講述瞭數百年來郝氏一族在寶應的繁衍生息歷史。
1
為商湯後裔
源子姓以居邑為氏
郝來明告訴記者,據“光裕堂”《寶應東鄉郝氏宗譜》記載,郝姓源於子姓,出自殷商第二十七代帝王帝乙之子子期的封地郝鄉,屬於以居邑名為氏。
“據記載,契為商的始祖,帝嚳(高辛氏)之子。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為司徒,掌管教化,賜居於商(今河南商丘),相傳其母因吞玄鳥(烏鴉或燕子)卵而生下他,故被賜姓子。商族後來不斷壯大,終於在契的十四代孫湯的領導下,推翻瞭夏桀的統治,建立瞭子氏為王的商王朝。商王朝在第二十七代帝王商康丁子囂即位時,將他的兒子子期封於郝鄉(今陜西周至),稱郝伯。公元前十一世紀,商王朝被周武王滅亡之後。亡國後,在郝伯子期的後裔子孫中,有人便以封邑名稱為姓氏,稱郝氏,是為山西郝氏或陜西郝氏;另有的則以國名為氏稱商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郝氏被史稱郝氏正宗,後人皆尊奉郝伯子期為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