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主動撤退,明軍像老鼠偷米一樣收復空城,崇禎對此很無奈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明朝孫承宗為什麼會被綁在馬尾巴上給拖死?
談起歷史,總會想著金戈鐵馬,風雲變幻。歷史就如同這滾滾的流水,轉眼間就將一切都給淹沒,又很快演繹出新的可能來。在明末那段歷史中,明末名將左良玉與農民軍領袖張獻忠的恩恩怨怨特別令人矚目。尤其是左良玉在張獻忠逃離武昌城、轉戰四川時的“精彩表現”,更是讓人為左良玉的投機取巧,以及被時代裹挾前進的順勢而為感到一絲絲的不舒服。通過下面這段歷史,希望讀者能瞭解當時明朝官軍與農民軍的關系。
張獻忠
崇禎十六年1643年)八月,崇禎皇帝命令江浙總督、湖廣總督、鳳陽總督以及各地巡撫聯合起來共同圍剿農民起義軍。這個時候,張獻忠剛剛於去年率兵占領武昌城,勢頭正盛,士氣最旺,兵力也很強大。明朝大將左良玉率兵正屯守九江,始終不敢前去進攻武昌城。他害怕和張獻忠打仗,因為他沒有獲勝的把握,感覺肯定會戰敗,兵力會受損。後來,張獻忠做出戰略轉移,帶兵轉戰四川,左良玉終於等到機會,這才制定瞭收復武昌、長沙、湘潭、湘陰等地和湖南一帶地方的軍事進攻戰略,帶兵出擊。等收復上述地方後,左良玉又相繼收復嶽州、上安、德安、隨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