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周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畫清曠平淡、字圓潤豐腴,賞趙孟頫《跋郭熙樹石平遠圖》
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期間沒有發生驚天動地的戰爭,也沒有你死我活的拼殺,他幾乎兵不血刃地奪取瞭後周政權,輕松當上瞭皇帝。那麼,當時的後周皇帝柴宗訓,以及其皇族的其他勢力,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呢?
趙匡胤的陳橋兵變,用今天的話簡單地復述一下經過,就是他帶領禁軍隊伍走出京城,到黃河邊上的陳橋驛轉瞭一圈,回來後就成瞭皇帝。而具體過程是:顯德六年959)4月,年輕有為的周世宗柴榮,憑其英武之氣和統一天下的決心,親自率軍北伐遼國,先後收復益津關、瓦橋關等三關、三州、十七縣。然而,就在勝利指日可待之時,柴榮患重病,不得不回師。回來不久,柴榮便去世瞭,因為長子、次子、三子均在後漢時代被殺,遂由四子柴宗訓繼位,是為後周恭帝。
然而,柴宗訓雖然當上瞭皇帝,但他年僅七歲,還是個懵懂小孩,其母符太後既無垂簾聽政的勇氣,又無駕馭群臣的能力,孤兒寡母,難以支撐大局。所以,治國領兵的大權,便委托宰相范質、王溥和禁軍首領趙匡胤等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