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傢治學】反本務實知行並進——張栻的為學之道
張栻(1133—1180),字敬夫,中興名相魏國公張浚之子,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人。他既是位勤政愛民、政績卓著的官員,也是位在內聖與外王兩方面皆有創獲的理學傢。無論是學問上的建構,還是現實的人生作為,他都十分強調“道”“學”“治”的一體。對他而言,為學與為政皆需以儒傢之仁道為根本,二者是內在統一、不可分割的:前者在於立本明體,為後者提供根本原則和指導方向;後者則在於經世致用,使前者得以充分實現。而在這二者之間,張栻更重視為學求道的優先性與基礎性。
一
隆興元年(1163年)正月,宋孝宗即位不久,張栻以蔭補官,辟宣撫司都督府書寫機宜文字,他的為政生涯自此開始,而其治學也進入瞭新階段。盡管平素政務繁重,但是他不忽視讀書為學之事,一有空閑就研讀儒傢經典、講論先賢學說。雖一生短暫且事務繁忙,他卻始終學而不厭、筆耕不輟,著有《易說》《詩說》《書說》《三傢禮范》《中庸解》《論語解》《孟子說》《太極圖說解義》《南軒先生文集》等著作,由此足見其對讀書為學的重視。張栻不僅強調自我的為學功夫,而且還將重學的觀念及其所認定的為學宗旨、為學方法推擴開來,希望同僚們都能夠遵學重教。為此,他大力推動書院、學府、祠堂的修建(如城南書院、濂溪先生祠堂、三先生祠堂等),並撰寫瞭大量的“學記”“書院記”和“祠堂記”,如《靜江府學記》《潭州重修嶽麓書院記》《濂溪周先生祠堂記》等。張栻之所以如此遵學重教,主要在於他認為:“正心、修身、齊傢、治國以至於平天下,未有不須學而成者,實生民之大命,而王道之本原也。”在他看來,無論是修身、齊傢,還是治國、平天下,都必須本於“學”才能夠實現。由此他認為,官員、學士都應當效法先王,於學“勤勤懇懇,若飲食起居之不可須臾離也”。張栻的實際人生即是本於這種觀念而展開的,既發憤治學、樂以忘憂,又以學為本勤政為民、鞠躬盡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