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袁崇煥不死 能阻止清兵入關挽救明朝國運嗎?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人們隻知道劉伯溫掐算得厲害,殊不知這位大師比他還牛!
袁崇煥之死距今近480多年,由於他在遼東抵抗後金的成績,又因崇禎帝中瞭皇太極的反間計而被處死,今日之公眾對袁崇煥抱有極大同情,因而往往假設,如果袁崇煥不死,清兵難以入關。
歷史不容假設,但不妨礙在此前提下,從多種角度理解這段歷史。對於這一假設性問題,區別討論袁崇煥之死有沒有對遼東的局面產生關鍵性的影響,以及袁崇煥被殺這一事件何以與影響明清更迭這一歷史進程聯系起來,是獲取答案的兩把鑰匙。
1
自萬歷中期開始,明廷在遼東的局面幾經起落。這一邊防形勢的變化,與主官是否得人密切相關。譬如明兵部侍郎、遼東經略熊廷弼任職期間,遼陽守備大固,奉集、沈陽也得以重為重鎮。①而當熊去職之後,繼任袁應泰就把遼陽、沈陽都丟瞭。
袁崇煥就是在這一情勢下登場的。天啟二年1622年),廣寧今遼寧北鎮市)一戰明軍慘敗,熊廷弼被逮下獄,傳首九邊,遼東局面一片暗淡。正值此用人之際,袁崇煥以外官赴京朝覲,被破格提拔為兵部主事,緊接著便出任山海關監軍僉事,奔赴前線。當時的遼東經略王在晉主張退守山海關,大學士孫承宗視察山海關時,袁崇煥便請求駐守寧遠,說明他已註意到寧遠重要的戰略地位,而他所堅持的修築寧遠、錦州等城為山海關外圍防線的策略,相比當時流行的退守山海關的防禦主張,在戰略上更為積極,明軍可進可退,存在更多活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