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卿位爭奪戰,晉文公的舅舅傢族最先淘汰出局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嗎?介之推用自己的肉拯救瞭晉文公的靈魂
文|小河對岸
晉國是春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傢,而晉國政治的顯著特點是“政出私門”。其國政不出於公室,而是由“六卿”分掌,這也是晉國最終被瓜分的原因所在。“六卿制度”形成瞭晉文公時期,早期的諸侯國都隻有一支軍隊。作為大國的晉國,也是到晉獻公晉文公之父)時期,才開始作二軍,晉獻公自將上軍,太子申生將下軍。晉文公繼位之後,晉作三軍,每軍置將、佐兩人。按軍中的地位高低,依次為中軍將、中軍佐、上軍將、上軍佐、下軍將、下軍佐。此六人分掌軍政,而被稱為六卿。
而六卿的職位常態編制),是在晉國的一些強勢傢族中,如狐氏、趙氏、先氏、胥氏、魏氏、智氏荀氏別支)、范氏也稱士氏)、中行氏荀氏別支)、郤氏、欒氏、韓氏等,按照“長逝次補”的原則輪流世襲執政。六卿的職位也隻有在這些傢族中互相擠位置,而這些傢族可被統稱為世卿傢族。
在這些世卿傢族中,最先崛起與受重用的,是曾跟隨晉文公流亡的那一班人。如狐氏、趙氏、魏氏等等。晉文公繼位之後,行復國之賞,大會群臣,分為三等:以跟隨其流亡者為首功,途中給其送款者為次,迎降者再次之。而在這三等之中,又根據其功勞與才能的高低,分為上下之賞。第一等功臣中便是以趙衰、狐偃為首,這兩個傢族也最先崛起,並引發瞭“狐趙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