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商鞅還存在哪些誤讀?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秦太後丈夫死後有情人,趙姬偷情秦始皇為何不容?
電視劇《羋月傳》的熱播引發瞭民間不少對商鞅的評論。媒體上有《最黑不過“商君書”》、《警惕商鞅主義的幽靈》等不少評論。有的認為商鞅禍國殃民,是中國封建專制的總根源;有的說商鞅的思想就是民眾不能太富的愚民政策,就是不至於餓死的饑民政策,愚民是商鞅思想的幽靈。到底什麼是商鞅思想的糟粕,什麼是商鞅思想的真精神,成瞭一筆糊塗賬。
“自漢以來,學者恥言商鞅”?
事實上,商鞅死後,歷史上一直有兩種對商鞅的對立評價,這種論爭已經持續瞭兩千多年,大概還會持續很長時間。宋朝的大文豪蘇軾在文學詩詞上有極高造詣,但在商鞅評價上卻開瞭一個極端評價的壞頭。他聲稱“自漢以來,學者恥言商鞅”。其實這是故意罔顧事實。漢之劉向、劉歆,唐杜佑,宋裴駰、王安石等大學者對商鞅的評價都非常高;宋之後,尹桐陽、朱師轍、章太炎、嚴復、梁啟超、麥孟華、常燕生、陳啟天、呂思勉等大多數為《商君書》註釋或為商鞅寫傳的學者,在批判商鞅的燔詩書等極端行為的同時,對商鞅給予很高的評價。如劉向說商君“極身無二慮,盡公不顧私”,梁、麥、常等皆贊商鞅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傢之一。司馬遷雖然也批判商鞅“刻薄寡恩”,但對商鞅評價其實是最高的,直比三皇五帝的聖賢時代的用語,說商鞅的法治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鄉邑大治”,蘇軾為此攻擊司馬遷,說司馬遷訴商鞅之功是一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