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諸葛亮北伐失敗原因:劉禪掣肘
文章分類:蜀漢
你也會想看的:誰是三國時代騎兵之王?呂佈馬超公孫瓚都要靠邊站!
歷史上有一個詞語叫“掣肘”,它指多疑的君主不放心自己的臣下,怕臣下坐大不好控制,從而威脅到自己,常安排另一個反對派從旁監督或牽制這位大臣,使他不能形成一種不易控制的力量,免生禍患,這種現象在幾千年歷史上屢見不鮮。當然,這也是不能公之於世的帝王之術,是絕對不會記載於史書上,隻有後人根據一些相對關聯的人或事,去推測罷瞭。
劉禪表面上對諸葛亮畢恭畢敬
現在回到正題:素有雄才偉略的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何北伐曹魏一再失敗,究竟原因在哪裡?
實力弱小、糧草不繼、蜀道難行都是客觀因素,今天給大傢揭示一個非常重要,也是不可思議的原因,即:後主劉禪的掣肘,讓諸葛亮北伐曹魏屢屢無功。
首先,劉禪有沒有掣肘諸葛亮的動機?答案是有。
很多人會說這是無稽之談,劉禪作為伐魏成功後的最大利益獲得者,他沒有動機去做這件事,這隻是表面現象,我們不要忽視兩件事情。
一是諸葛亮獨攬軍政大權,劉禪很窩火。劉禪即位時,已年滿17歲,完全具備處理政事的能力,孫策15歲即隨父孫堅起兵討伐董卓,20歲轉戰江東,攻占六郡,立下赫赫戰功,奠定瞭孫吳政權的基礎。劉備白帝城托孤時,讓諸葛亮與李嚴共同治理蜀國。但諸葛亮違背瞭遺詔,獨攬瞭蜀漢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