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這個人橫掃六國,卻從不摸秦王的“倒麟”
文章分類:秦朝
春秋末年,幫助越王勾踐成就霸業的范蠡曾留下一句發人深省的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看出勾踐可以同患難,卻不能共甘甜,便激流勇退,過起自己的隱居生活。而一起輔佐勾踐的文種卻不聽范蠡的勸告,結果落得個被賜死的下場。
有的情況下,可能還沒有等到“飛鳥盡”、“狡兔死”的時候,就已經“良弓藏”、“走狗烹”瞭。就拿秦國來說,商鞅變法使秦國走向富強,商鞅本人卻被車裂而死;白起為秦國攻城70餘座,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卻被賜利劍一把,自裁而死;呂不韋如此精明之人,最後也隻得飲下一杯毒酒;就連名相范雎,也差點朝不保夕,不得不在戰戰兢兢中度過餘生。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功成名就之後的王翦卻可以榮歸故裡,得以善終,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秦始皇的特意恩寵嗎?史載,秦始皇“鼻梁過大、眼眉過長、肩胛聳起、聲如豺狼” ,是一位“殘暴成性、刻薄寡恩”的人,所謂“伴君如伴虎”,王翦是如何“伴”好這隻“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