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皮能換40斤黃金,這個主意有點妙——漢武帝的財政改革
文章分類:西漢
漢武帝在十餘年間派遣衛青、霍去病等對匈奴展開瞭多次大規模的戰爭後,匈奴主力損失殆盡,無力再與漢王朝對戰,漢匈百年戰爭暫時告一段落。
雄才偉略的漢武帝並不滿足對匈奴作戰的勝利,在南方的閩越、東甌、夜郎等國還不服王化。面對早已因為對匈戰爭而空空如也的國庫,漢武帝決心財政改革,他將目光瞄準瞭貨幣。
漢武帝時期疆域圖
武帝前,漢朝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四銖錢,又稱漢半兩實際重量為四銖),六枚四銖錢重一兩漢代一斤為十六兩,一兩為二十四銖),幣值和含銅量接近。另外,漢政府允許民間鑄造貨幣,隻要鑄幣要達到政府規定的規格,就可以進入市場流通。
漢文帝時期發行的貨幣——“四銖半兩”
公元前119年,長安城外上林苑裡豢養的寵物白鹿繁衍得越來越多。酷吏張湯看到這個情況腦洞大開,他向漢武帝出瞭個主意:把白鹿宰瞭,鹿皮硝好,切成一尺見方的小塊,再畫上彩繪和防偽記號,用這種白鹿皮當成錢。如此一來,上林苑的白鹿數量得到有效控制,還能充實國庫,一舉兩得。漢武帝采納瞭這個建議,並將白鹿幣的面值定為40萬錢,也就是40斤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