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法自斃:商鞅死在自己制定之惡法下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屈原一篇《天問》170多個問題,讓科學傢啞口咋舌
“作法自斃”這個成語今人常用,查其源頭,應該是典出《史記·商君列傳》。2400來年,這個典故一再被人使用,說明在中國———甚至是人類歷史上,作法自斃的故事一再上演。
商鞅是衛國公室之後裔,源出姬姓,因此又被稱為衛鞅。到瞭商鞅這一代,由於是旁系子孫,傢庭已經破落瞭,流落到異國,給魏國相國公叔痤當門客。此人不甘心久處人下,少年時刻苦向學,史稱其“好刑名之學”。———刑名之學,就是法傢的學說,走的是李悝、吳起的路數,和後世“法治”辭相近而意相差甚遠。中國古代的法傢不以保障普通人的權利,而限制官傢權力為基礎,相反乃是提倡官傢特別是君主進行集權,用嚴刑酷法來威懾與管理官吏和百姓。凡法傢者,多刻薄寡恩之人,商鞅也不例外。
網絡配圖
他的主人公叔痤在臨死前對魏惠王說商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為相。”又對惠王說“王既不用公孫鞅,必殺之,勿令出境。”惠王以為老相國病得厲害,說胡話瞭,沒當回事。商鞅逃過一劫,跑到相鄰的秦國。不久,深得秦孝公之大用。商鞅如何取悅於國君,《史記》中有一番精彩的描寫。商鞅在用言辭打動孝公後,對秦國的寵臣、他的朋友景監說:“吾說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遠,吾不能待。且賢君者,各及其身顯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以成帝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