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歸國為何不報殺子之仇,反倒尊奉商朝,謹守臣節?
文章分類:西周
你也會想看的:周穆王是否遊歷過西域
原題:聖人姬昌的治國之道
葉之秋
如果說,《封神演義》中,紂王帝辛代表瞭惡的一面,那麼,文王此回姬昌已受封為王,“文”為後世謚號)姬昌就代表瞭善的一面。那麼,被萬民尊奉為“聖人”的文王姬昌與被萬民唾棄為“暴君”的紂王帝辛,在治理國傢方面,究竟有何不同呢?
網絡圖)
一、對外:尊奉商朝,謹守臣節。
當姬昌回歸西岐之後,西岐上下無不振奮。無論是南宮適為代表的武將派系,還是以散宜生為代表的文官派系,都覺得為大王子伯邑考報仇雪恨的時機已經到瞭。
南宮適與散宜生聯名稟奏:今西岐雄兵四十萬,戰將六十員,正宜殺進五關,圍住朝歌,斬費仲、妲己於市曹,廢棄昏君,另立明主,以泄天下之忿!
伯邑考被紂王無辜殺害,西岐百官無不憤恨。此前,因老大王姬昌還在紂王手中,投鼠忌器,西岐上下不得不收斂鋒芒。如今姬昌已經回歸,正是虎入深山,龍遊大海,正是英雄大展拳腳,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的大好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