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周幽王手握重兵,到底怎麼輸的?
文章分類:西周
你也會想看的:趙氏、馬氏祭拜始祖造父大典紀實
周宣王時期的文治武功,讓一直在走下坡路的西周王朝觸底反彈,史稱“宣王中興”。
不過西周王朝的衰敗,卻不是一個周宣王就能挽救的。
公元前789年,周宣王與薑戎打瞭一場“千畝之戰”,周軍慘敗,剛有一波升勢的周朝國勢又重回熊市的趨勢。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子姬宮涅shēng)即位,是為周幽王。第二年周幽王正式即位的時候,年方十四。因此周宣王在駕崩的時候,托孤於兩位重臣,一位是自己的弟弟鄭桓公,另一個是虢公鼓。
鄭桓公,是鄭國開國之君,鄭國雖然隻是伯爵,但鄭桓公是周宣王的親弟,權勢很大,後來鄭國也成為春秋一小霸。鄭國的始封地在關中東部,雖然鄭桓公不滿足於關中那一小塊土地,但周王朝能封給他的土地,確實也不多。
另一個輔佐周幽王的虢公鼓,來頭比鄭桓公還要大。
虢國,是周朝初期四大公爵國虢國、虞國、宋國、州國之一,其中宋國是商朝後裔,州國是夏朝後裔,這兩國隻是為瞭體現周朝分封的公平性而得到公爵之位。而虢國和虞國,是姬姓諸侯,他們的開國之君都是周武王的叔父,這兩國才是周武王最倚重的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