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中的經典故事,流傳千年的法傢智慧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龐涓怎樣虐待孫臏?孫臏怎樣裝瘋賣傻保全自己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戰國末期韓國河南新鄭)人,出身於貴族世傢。他和秦始皇的宰相李斯都是荀況的學生,是秦王朝統一全國前法傢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曾建議韓王采用法傢主張,實行變法以圖自強,但未被采納。後來韓非的著作如《孤憤》、《五蠹》等傳到秦國,秦始皇讀後十分欣賞韓非的才識,說:“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為此秦始皇使用兵力威逼韓國,韓王命韓非出使秦國。韓非到秦後,不久遭到李斯的陷害,在獄中服毒而死。但韓非的政治主張卻為秦始皇所實踐。韓非思想主要保留在《韓非子》一書中。
《韓非子》--不因小利而失大節
魯國宰相公孫儀非常喜歡吃魚。但是國人買魚獻給他,他一概不受。他的弟弟很好奇,問道:“你明明愛吃魚,為什麼不接受呢?”公孫儀答道:“如接受,就欠人一份情,就不得不循情枉法。一旦枉法,連宰相的職位都將被免。到那時,想吃魚也無人贈,連自己買來吃都難辦到。若是不收魚,不但不會被免職,想吃魚時,隨時可以買來吃。”韓非結語:不因小利而失大節,靠人不如靠己;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