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縫中的吳三桂: 前有大順軍, 後有多爾袞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梁啟超點評李鴻章(16條)
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禎皇帝在北京城內的煤山上自縊。這一消息傳出後,正在奔往勤王路上的吳三桂陷入瞭尷尬的境地中。當時的吳三桂就像一塊夾心餅幹,處於李自成與多爾袞的夾縫中。崇禎自縊後,南京雖然迅速組織起一個新的領導班子運轉起來。
但當時南京與吳三桂所處的位置相差太遠,信息不通。在北京城被李自成占據後,吳三桂隻知道北邊已經歸瞭大順。其餘情況,他也不清楚。前有大順軍,後有多爾袞,雙重擠壓下,吳三桂能做的選擇其實並不多。
吳三桂當時雖然握有明朝最後的精銳部隊。但這支部隊已經太久沒有發兵餉瞭,不管是補給,還是軍心上,都有一定的損耗。更何況,憑借這樣一支軍隊,想要在大順和後金中間立足,難度系數非常高。
吳三桂能做的,就是在李自成和多爾袞中,選擇投靠的對象。最開始的時候,吳三桂選擇接受瞭李自成的招降。
這個做法,對於吳三桂,以及麾下的部將來說,並不是那麼難以接受。在當時,大順政權奪取天下的態勢,堪稱勢如破竹,有一股統一天下的氣勢。而且,相比較於後金,大順政權是以漢族為主體沒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