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深度解密:為什麼說“扶蘇不死,大秦不亡”?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秦朝最後一位皇帝子嬰, 是秦始皇的弟弟還是兒子?
扶蘇不死,大秦不亡,是有道理的。
公子扶蘇,美名在外,賢良敦厚,堅毅果敢。但是他在很多大政上經常跟始皇帝觀念不一致,容易給始皇帝提反對意見。尤其是修阿房宮這個事情上,秦始皇需要這種富麗堂皇來獎勵自己一生的功績,更需要這種標志性的建築來凸顯自己的天威。
秦始皇是在屍山血海的征戰中成長起來的,而且自己任上橫掃六合,一統天下,有些過度自信、自滿、鐵腕是很正常的,扶蘇的見識和賢良秦始皇自然是看在眼裡,但是他一生強橫,既無法在有生之年什麼都聽兒子的,更擔心扶蘇未經歷練,太過懦弱與天真。
為瞭給天下留下一位剛毅無匹、果敢睿智、能文能武、身經歷練的大有為之君,他把扶蘇交給瞭蒙恬,讓扶蘇協助蒙恬鎮守邊關。貌似調離身邊、發配邊關,實際上是讓他學習軍事、增長見識、增加閱歷,真正體嘗身為人君,身為邊塞主將的不容易,讓他感受為什麼要修長城的深意。
但是包括扶蘇在內都曲解瞭他的用意,結果他在南巡途中,天與作弄,一命歸西,接下來的事情,即便他在生時再天縱英明、再天威赫赫,也震懾不瞭身邊這幫小人瞭,在趙高胡亥密謀下,李斯默許下,篡奪瞭權位,賜死瞭扶蘇蒙恬,使得赫赫大秦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