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前敵總指揮陳誠這樣解釋日軍三發點射和國軍兩發點射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晚明啟蒙思想傢李贄的愛蟹之心
一九三七年八月,日軍在中國北方的攻勢,呈現出數路並進且所向披靡的態勢。而在位於中國南方長江入海口的上海,日軍攻勢的前景卻是一片撲朔迷離,持續的殘酷的局部戰仍集中在上海北部的羅店地區。
位於羅店戰場前沿的中國軍隊第十四師,成為久攻不下的日軍持續進攻的目標,連續數天的作戰令官兵們極度緊張。
“每當下級團長營長叫頂不住時,或一部潰退下來”,師參謀長郭汝瑰都會急得“汗水順著鋼盔邊沿流下來,如同下雨一般”。
中國守軍釆取的是一個團在正面頂,一個團為預備隊,如果日軍沖上陣地,就派一個營實施反擊的戰術。如此反復,部隊“傷亡很大”,往往是“一個團三次就沖光瞭”,反擊也不是每次都能得手。
八十四團一營營長宋一中在日軍沖上陣地時率部反擊,沒有成功,一營僅剩的官兵退下來後,依照軍法要被綁起來槍斃。宋營長苦苦哀求說,反擊不成功是死,與日軍拼命也是死,與日軍拼死總比被槍斃好,要求帶領這些官兵再沖一次,結果這一次把日軍沖下去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