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另類臉譜: 傳統觀念的吳佩孚, 讓袍澤敬重, 也辜負瞭自己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羅斯福為何強迫蔣介石將中國軍事指揮權全交給史迪威?
北洋大時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七十四):君子死,冠不免。
在北洋亂世,那個文盲超過半數的晦暗時代,秀才是金光閃閃的高學歷。在當時的北洋巨擘中,吳佩孚的起步比較晚,所以輩分不高,才開始投身軍旅之際,段祺瑞早已是北洋新軍中手握實權的三品武官,是北洋系老頭子袁世凱所倚靠的左膀右臂,馮國璋也從督理營務的總辦即將升任四品官銜,曹錕已經從天津武備學堂畢業,成瞭袁世凱親兵中的一位副營長,這一年二十四歲的吳佩孚隻是其麾下的一位勤務兵。他倉促地卷入崢嶸時代,在庚子大亂中經歷瞭拳民成片地在陣地前被收割,坐鎮直隸的清軍最高統帥聶士成戰死,優勢清軍卻接連喪師失地,已是清廷正規軍護兵的他,發現自己從統帥到江山,啥也護不瞭,隻有流浪的戲份。
其後,吳佩孚先是以文化改變瞭自己的命運,接著用文化贏得瞭袍澤的敬重。他不會知道,在古今隻換衣冠的北洋廟堂之上,不講權術變通的英雄隻配出演悲劇角色,也正是他那份固執的傳統觀念,盡管在北洋軍閥中輩分不高,仍然讓袍澤敬重。直皖戰爭中聲名鵲起,在一片非議中,他固執地將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曹三傻子”扶上北洋頭把交椅,盡管內心一再反對,但是作為一名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儒將,固執地尊崇關羽、嶽飛的忠義,也就在“主從尊卑”的束縛下,不得不被曹氏傢族牽著鼻子走,最終一起成為曹氏廟堂的殉葬品,但是“玉帥”的名號亦或是“吳二哥”的稱呼,絕對堪稱是直系軍閥靈魂人物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