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背後的故事:毛遂自薦、脫穎而出、一言九鼎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鬼谷子說,攘外必先安內?
導讀:
成語“毛遂自薦”“脫穎而出”“一言九鼎”的典故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遂在平原君選備人物去楚時,自贊自薦,並以囊錐為喻,說如讓自己處於囊中,早已脫穎而出。在平原君與楚王談判時,毛遂威言並加,才華畢露,談判得以成功,平原君因此認識瞭毛遂的一言有重於九鼎的能耐。後遂用“毛遂自薦”謂自我推薦,自告奮勇;用“脫穎而出”稱譽才華或有才華之人,寫其才華未得顯露或得以施展;用“一言九鼎”形容言辭有分量,也有人用來比喻信守諾言、重信守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