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楊廣,李世民,都是殺兄奪位,為何隻有李世民能夠傳承?
在辛亥革命廢除1300多年的封建帝制之前,都是由皇帝統領天下,殺伐決斷全都掌握在他一人手中,這至高無上的權利誰又不想握在手中。可是要從那個多個皇子之中決定誰是繼承人對皇帝來說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善良”的皇子們為瞭幫他做出決定爭先恐後的表現自己,他們渴望權利,精於權謀之術,往往就會為瞭皇位作出許多難以想象之事,所以發生這種兄弟相爭,自相殘殺可能就在平常不過瞭,可是在史料中,有人殺兄得到千古罵名,有人成為人生贏傢,又有種種不同瞭!就比如說曹丕,楊廣,李世民三人同是殺兄奪位,但是誰又能夠成為人生贏傢,獲得百姓的贊揚。
先說曹丕,曹操眾多兒子中,最中意的就是曹沖,曹丕,曹植瞭。曹沖天資過人,小時候便顯露出不同於常人的智慧,深得曹操的喜歡。估計照這樣發展下去即位的就肯定是曹沖瞭,可是曹丕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嗎。與曹操性格極為相似,內心多疑且野心勃勃,為瞭自己的未來以及號令天下的權利當然不會讓曹沖繼續取得曹操的歡心,所以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殺瞭曹沖。曹沖為人善良穩重確實是繼位的不二人選,可是奈何得到太多曹操的關註,顯露出太多讓人嫉妒的光芒。隻剩下曹植,可這位宅心仁厚的主根本無心奪位之事,楊修被殺之後抑鬱不得志,被曹丕百般逼迫,經歷這些以後,更不可能從這場爭鬥中勝出。自然曹丕贏瞭,隻手遮天的權利,別人的俯首低眉,這些又有什麼用呢,在位僅僅六年,期間雖然兢兢業業,然而並無出彩之地,可能他的智慧都用來和手足鬥智鬥勇瞭。這樣的朝代無功,也沒有太大的過失,被人詬病的也隻有皇位得來的手段,人民生活不好不壞,沒有理由叛變,後來曹睿即位,可惜像他父親一樣沒有活多久,再後來便是曹芳,沉寂已久的司馬傢族決定也嘗一嘗權利的滋味,搶走瞭帝位,其實不怪司馬傢族,誰都不想輔佐一位資質平平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