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項羽成功擊敗秦軍真的是靠“破釜沉舟”?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中國歷史上十大最著名的宰相 李斯居第一
項羽破釜沉舟不是一時腦熱,而是因為“看清瞭天下大勢,自認為勝券在握”之後的一種激勵軍心的做法和策略,它並不違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用兵原則。
破釜沉舟一詞出自秦末的巨鹿之戰,所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網絡配圖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破釜沉舟並不違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用兵原則,因為項羽讓士兵們帶足瞭三天的幹(軍)糧。項羽之所以能成功也確實是因為自己勝券在握。破釜沉舟其實是項羽激勵手下將兵士氣的一個手段和方法。在古代,有很多將領非常富有智慧,而破釜沉舟隻不過是項羽軍事智慧的一個表現。
在三十六計中,有一計叫“假癡不癲”,而施瑯在攻打臺灣前就應用瞭這一計。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施瑯在攻打臺灣前,為振作士氣,準備瞭100枚銅錢,他對眾士兵說道:如果全部正面朝上,我們就能打贏。接著施瑯將100枚銅錢拋向空中,最後的結果自然是100枚銅錢全部正面朝上,於是軍心大振,施瑯勝利攻克臺灣。但是施瑯並非傻到將戰爭交給瞭天意,他隻是“假癡不癲”,真正目的是為瞭鼓舞士兵士氣,他早就打造好瞭100枚兩面都是正面的錢幣。雖然這種舉動對於士氣具有極大的鼓舞作用,但是最根本的還是軍事實力的支撐和將領智慧的保證。倘若兵力、實力不夠,那施瑯采用這個方法並不能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