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攻城典例:公孫瓚重重防禦糧草充足的易京為何被袁紹攻破?
文章分類:東漢
上一篇文章小弟主要寫瞭公孫瓚在易京建設瞭“馬奇諾防線”的事件和袁紹連年攻不下來給公孫瓚寫的千字勸降信。
很顯然公孫瓚拒絕和好,袁紹也隻有強攻這一種方式,該來的終究會來。
本文主要內容有:如呂佈般徹底放棄突圍;袁紹計誘公孫瓚;地道戰一戰定勝負。
一:如呂佈般徹底放棄突圍
時間來到瞭建安四年,袁紹軍隊將易京再次重重包圍。公孫瓚看到情況緊急,就派遣自己的兒子去找黑山賊張燕求救,同時還想親自率軍突圍,往西南山方向進軍,聯合張燕之後來到冀州,偷襲袁紹後方,來一個“曲線救易京”。
在公孫瓚做好準備之後,長史關靖玩過三國志的應該不陌生)勸諫公孫瓚表示:現如今自軍將士已經土崩瓦解,他們能夠堅守就是因為易京有他們的親人老小和將軍的統領而已。現如今我們已經堅守瞭數日,袁紹如果主動撤軍,我們散在各地的兵馬立刻就能整合。如果將軍冒失出擊,城中沒有主帥,易京就會出現危機。是否和呂佈的狀況極其相似?)您如果失去本城,流浪在荒野,難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