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騙瞭,勾踐真的臥薪嘗膽?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老子,做人要懂得迂回,成事要懂得後退!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擊敗,受困於會稽山,幾近滅國。勾踐選擇投降,為夫差當馬夫做奴仆三年,回國後不忘恥辱,時刻提醒自己,終於歷經十年富國強民厲兵秣馬,一鼓作氣攻入吳國都城。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簡單到我們看到越王勾踐,就想到臥薪嘗膽;看到勾踐在吳國受到的屈辱,就感同身受積聚一腔憤怒,憤怒氣吞山河,期待接下來勾踐滅掉吳國。然而勾踐隱忍十年攻陷吳都之後,選擇的卻是與吳國談和。甚至,公元前494年那場帶來恥辱的戰敗,勾踐也不是無辜的受害者,而是他自己“先發制人”主動挑起的。
歷史往往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復雜。
就連這個故事衍生的“臥薪嘗膽”這個成語本身,我們也不禁要問,勾踐真的臥過薪嘗過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