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背後 ——孫中山新中國時期形象展現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你也會想看的:四大傢族宋子文和銀行傢孔祥熙是什麼關系
“本黨總理孫先生,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萬世。凡我國民,報本追遠,宜表尊崇。茲經本會常務委員會第一四三次會議一致決議,尊稱總理為中華民國國父。”
這是1940年4月1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向全國發出“稱總理為中華民國國父”的通知。1940年 5月 29日,國民政府發佈明令,規定在政府機關、民眾團體應一律改稱“國父”。孫中山的“國父”名稱被官方確定。新中國成立之後,作為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得到共產黨領導人的尊重,每逢紀念日便會開展相關的、規格較高的紀念活動。1949年以後,每逢國慶節,總有孫中山的巨幅畫像豎立在天安門廣場正中,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天安門廣場兩邊不再豎立馬、恩、列、斯畫像,但孫中山畫像仍然保留。今天孫中山紀念畫像、紀念幣、紀念郵票盛行不衰;孫中山的事跡耳熟能詳;“中山公園”、“中山路”成為城市的標志性地名。從“孫總理”到“國父”到今天,孫中山的形象在民間和政府行為的雙重作用下,逐漸發生瞭改變。從走上“聖壇”到成為民族符號、文化符號,這種形象的變化背後包含著文化、政治和社會的多重含義、多個群體。歷史人物的形象並非一成不變,它們都經過瞭被塑造和自我塑造,或許孫中山最能夠作為一個典型案例來探究歷史與偉大人物形象之間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