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閻錫山:如有十萬日軍俘虜 可滅共產軍
閻錫山
閻錫山的炮兵司令周玳在解放後回憶:“我們跟隨閻錫山較久的人,都摸透瞭他的脾氣。他是‘錢鬼子’出身,算盤打得最精,總要把敵我雙方的力量,放在戥子上稱瞭又稱,隻有在自己的力量大大超過敵人的時候,他才會明白表示態度;不然,他照例是八面玲瓏,決不貿然得罪人的……”
閻的這種騎墻作風由來已久。據他表侄張瑞生回憶:1911年10月29日,山西起義軍加入反滿復漢的辛亥革命,殺瞭山西巡撫陸鐘琦及其子陸光熙。閻錫山在這一仗中帶著親信躲在樹叢中觀望——“如果起義成功,他跟進的部隊可以參與邀功;如果失敗,造反的責任可推到別人身上。”
民國人士孟默聞回憶說:少年時代,同學間對腳踏兩隻船的人常用“你這閻錫山”戲稱。
不肯輕易亮底牌的閻錫山為什麼北伐時期擁蔣而後來發起反蔣?很簡單,蔣介石的北伐在1928年以成功收場,成為取代北洋軍閥的“新貴”。與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分地盤的目標不同,蔣介石更具備肅清異己、統治全國的野心。
1928年底的西山會議,眾軍閥聚首,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並排而坐,留下現代史上一張重要的合影。會議最後,蔣介石突然提出“編遣”,即裁軍,會場空氣立刻緊張起來。
蔣介石說:戰事基本結束,今後進入建設時期,中國的經濟無力負擔如此龐大的軍費,必須精兵簡政。各集團軍中質量較好的,應當編成若幹師,作為中國的國防力量;老弱殘兵則當遣散。蔣想趁機削弱各集團軍兵力,等待時機各個擊破——各軍閥心知肚明。
周玳陪著閻錫山參加瞭南京煦園的編遣會,記下瞭各派明爭暗鬥的細節。會議初步商定:總盤是42-44個師,蔣介石獨占16-18個;閻錫山分得第3集團軍8個師,馮玉祥是最大的輸傢。
回到太原的1929年2月16日,正是陰歷除夕。這個年,閻錫山過得比較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