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慧:局勢不定,莫多言多觀望
文章分類:戰國
古時候,大臣陪伴在君王左右,往往提心吊膽,乃至有“伴君如伴虎”的說法。為此,大傢往往順著君王的意思說,在情勢還不明朗的時候隱藏自己的意圖。對此,鬼谷子是這樣描述的:“言往者,先順辭也;說來者,以變言也。善變者,審知地勢,乃通於天,以化四時,使鬼神,合於陰陽,而牧人民。”
在鬼谷子看來,跟君王談論過去的歷史,應該順著對方的心思,進行合理的解釋;與君王談論未來的趨勢,則要留有餘地,采用變通的言辭,根據形勢靈活應對。顯然,隻有善於變通的大臣才能審時度勢,得到君王的認同。生活中,在探查人心的時候,也需要多看、多聽,做到心中有數。
自古以來,成大事者都懂得伏藏之術,他們徘徊在出世與入世的兩端,知道何時應藏身於山林,韜光養晦,仔細觀察,何時又應造福社會,建功立業。正是因為他們善於隱藏,所以表面看來“和光同塵”、毫無棱角,看似庸才,卻是深藏不露的能人志士,絕非普通人能比,實為“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