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中國清朝末期重臣李鴻章有那麼壞嗎?
文章分類:清朝
李鴻章,本名章桐,字漸甫,號少荃,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安徽合肥人。他是中國清朝末期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也是淮軍的創始人和統帥,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盡管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美國記者都給予瞭李鴻章以極高的評價,稱他為“大清帝國唯一有能力扭轉乾坤之人”,但是,在中國人們的心中,李鴻章卻是一個徒有虛名的偽君子,一個十足的賣國賊。然而,李鴻章果真有著讓後世人如此痛恨的“業績”嗎?“賣國賊”的稱號當真可以理所當然地戴到他的頭上嗎?李鴻章之所以被後世所唾棄,其一是他所創辦的洋務運動;其二是他簽訂瞭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其三是他鎮壓瞭太平天國。然而,這些都是他一人之過嗎?
網絡配圖
鴉片戰爭的失敗,將中國推向瞭內憂外患的絕境。然而,政府身處如此進退兩難的境地,一些封建士大夫卻視而不見,或者認為外國器械是奇技淫巧,把洋槍洋炮當作妖法;或認為外國利器神妙莫測,無法學習;認為學習西方就是以夷變夏。放眼整個朝廷,隻有極少數有識之士將以往盲目自大的眼光投向瞭西方,李鴻章正是其中之一。為瞭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來使腐朽不堪的大清王朝走向迅速發展的道路,李鴻章發動瞭洋務運動,創辦瞭諸如江南制造局、天津機器局、北洋艦隊、輪船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礦務局等之類的近代化工廠,還派遣瞭一批留學生,這些實業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起到瞭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