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上臺時 袁崇煥為何敢立下五年平遼生死狀
文章分類:明朝
一
1627年,17歲的朱由檢即位,是為崇禎帝。崇禎帝即位後進行瞭一系列的人事變動,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項。
一是逮捕瞭被稱為“九千九百歲”的大太監魏忠賢,鏟除瞭魏忠賢餘黨。
二是重新起用曾經被魏忠賢打壓的名將袁崇煥,任命他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一次,袁崇煥回京上疏陳述兵事。崇禎帝親自召見他,詢問平復遼東之策。袁崇煥回答:“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願假以便宜,計五年,全遼可復。”
崇禎帝很高興,說:“復遼,朕不吝封侯賞。卿努力解天下倒懸,卿子孫亦受其福。”
這就是著名的明史公案“五年平遼袁崇煥”。
二
眾所周知,從薩爾滸之戰後,崛起於遼東白山黑水之間的後金就開始欺負大明王朝瞭。到崇禎帝即位之際,大明王朝已經丟掉瞭山海關外絕大部分城池,隻剩下錦州、寧遠、松山等幾個孤零零的據點。
袁崇煥竟然誇口“五年平遼”?憑什麼?大臣們當場不好反駁袁崇煥,背後裡就不免犯嘀咕。會間休息時,給事中許譽卿找到袁崇煥,詢問“五年平遼”的詳細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