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伐蜀的失敗之路,到底哪裡走錯瞭?——人才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此人曾離開曹操,曹操將他活捉後,卻讓他做瞭國相
正始五年出,曹氏的表弟夏侯玄是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玄辟李勝為長史,調集軍隊,準備伐蜀。三月,曹爽到達長安,揮師漢中,五月,“無功而返”。對於這一結局,以往學者也有許多說法,總結一下,大概有兩種說法:
一是就外部情況看,蜀漢衰而未亂,尚有抵抗力。清人何焯指出爽、夏侯玄“二子所以興是役也,不明劉備、諸葛亮之澤尚存,賢才未盡,君臣無釁,守備甚設,豈可幸其有功哉?”對於,《三國志·費禕傳》所記禕出師增援時之心態可見一斑。
延熙七年,魏軍次於興勢,假禕節,率眾往禦之。光祿大夫來敏至禕許別,求共圍棋。於時羽檄交馳,人馬擐甲,嚴駕已訖,禕與敏留意對戲,色無厭倦。敏曰:`向聊觀試君耳!君信可人,必能辦賊者也。禕至,敵遂退,封成鄉侯。
另外,在軍事上,蜀國將領應對得當。王平、劉敏等人用三萬兵力占據有利地形,“多張旗幟,彌亙百餘裡”而曹爽大軍入駱谷數百裡,成長蛇陣,失去瞭主動出擊的優勢。盧弼《三國志集解》卷四四註引《通鑒輯覽》雲:“曹爽興師不以正,且失地利,故禕得用逸勞耳。”所謂“不師不以正”,這是以蜀漢為正統的史觀作崇,無須深究,但指出爽“失地利”而禕“因山為固”則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