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孟子、薑子牙,一段百年裡無法化解的恩怨
文章分類:商朝
你也會想看的:歷史上真實的紂王,“天喜星”實至名歸


現在一提起朱元璋,印在腦海的就是“心機狂”、“權力狂”、“殺人狂”的形象,而一步步成為明朝變成專制的佳績統治工具,禍延至今。
明朝開國之初,人才奇缺,朱元璋在登位的次年,即洪武二年1369年),詔全國府、州、縣興辦學校,幾年下來,頗見成效。
據《明史·選舉志》記載,雖然是窮鄉僻壤,也都有兒童入學,弦歌之聲不絕,為唐宋以來所未有。
馬上可得天下,但馬上不能治天下。明太祖朱元璋深諳此理,他奪取天下後,十分註重學習,在聖賢書中尋求治國之道。
這一讀書,卻產生瞭一場無法抑制的恩怨出來。
朱元璋與“亞聖”孟子的仇怨
學讀書這種事情對朱元璋來說,在認識李善長之後就有點小自卑,登上皇帝之後也是興趣不減。以前看的是兵傢謀略,現在治國,看的當然要選擇如傢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