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欲東征之時 諸葛亮為何不曾發一言以勸諫?
文章分類:蜀漢
實際上想想當時的劉備除瞭伐吳,還能怎麼辦呢?
一、選擇掛機,關羽死瞭就死瞭吧,荊州丟瞭就丟瞭吧,無條件和孫權和談。
姑且不說劉備個人性情如何,能把這種話說出來,你把蜀漢的面子和利益置於何地?
有人說勸阻東征是止損,那如此說來這本身不就是一種自暴自棄的想法?就比如你的利益受到瞭迫害,而你打官司需要成本,還有打輸的風險,所以周邊的人就說吃虧是福,這官司別打瞭,你作何感想?
如果劉備是個薄情寡義隻想在蜀地混吃等死的君主,那種意見應該被采納,可惜劉備不是。以劉備的性格和志向,絕不會容忍這樣消極的想法在國內蔓延,所以秦宓就下獄瞭。
二、孫權那邊先別管,北上討伐曹丕。畢竟孫權和曹丕當時也算是聯合關系,討伐曹丕,也是對孫權行為的不認同。
可問題是劉備這時候北伐真的有意義嗎?就算把劉備把東征的兵馬用來北上,那也不過六萬人,六萬人vs曹魏?能不能贏,劉備心裡沒數嗎?
後來雍涼無備,諸葛亮率軍十萬都功敗垂成,現在劉備率領六萬人北伐又能掀起多少波瀾?
雖說曹操病逝瞭,曹丕繼位的時候有些動蕩,但當曹丕稱帝的時候,曹魏已經很穩瞭,這時候去打曹魏圖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