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三種法帖字態的變化緣由
文章分類:唐朝
一連三輯褚遂良書法作品的演繹已發佈在頭條,大傢清楚地看到我是在用同一種的筆法書寫。這個過程你是否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毛筆可否能任由你操控,毛筆可否能任由你操控,毛筆可否能任由你操控。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個操控的純熟程度是什麼標準,具體說:當看到一個字體中的線條狀態,你立馬明白它是用毛筆怎樣完整地表達出來,並且能付諸實踐它,使用毛筆對於筆畫線條書寫達到瞭條件反射,你就能完全操控毛筆瞭。打個比方,就如駕駛手動擋的汽車一樣,什麼速度去到那個擋位完全是條件反射的。
現代人的所謂書法,隻是從提按填寫模仿,練就瞭僵硬的肌肉習慣,隻能按一定的習慣書寫,根本沒有變通能力,所以說,啟功體就是一種,舒同體就是一種。再說顏體,顏真卿在不同時期的書體也是表現出不同的狀態,與褚遂良相同,都是由正書開始出現變化。學正書的目的是什麼?學正書的目的就是習慣於各種筆畫的運作習慣,等同於學習駕駛手動擋汽車的各擋位一樣,學好瞭正書的筆畫,結構位置,就可以自由發揮你的書寫,行書,草書的書寫線條都是以正書的書寫線條為基礎作為鋪墊的。然而這當中毛筆的質量不同,書寫的線條質量也不同,書寫的字態也不一樣。正常來說一支毛筆可以用多長時間?其實一支毛筆可以用上三,五年是沒有問題的,古代的毛筆還使用完全是動物的毫毛制作,質量上遠勝現在的毛筆,一般來說,備有數支毛筆也屬於正常,那麼一生當中能用上多少支毛筆?也就幾十支而已,所以說,所謂因為練字要用上禿筆成塚也就是一個虛構的故事罷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