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廷楨:擊劍一長歌
文章分類:清朝
摘要:就在“聽候差遣”之時,鄧廷楨聽說英國要求割讓香港和廈門等地,他第一個出面公開反對:“廈門乃全閩門戶,夷居廈門可以窺內地,且澎湖、臺灣之在廈東者,聲勢為所隔絕,不得聯絡。鄧廷楨刊印《西域水道記》,在於他和徐松一樣,對《西域水道記》這一著作所具有的經世致用的現實和學術意義的卓見。
在波瀾起伏的中國近代史上,鄧廷楨是與林則徐齊名的可歌可泣的抗英英雄。他們共同禁煙抗英,又一同被革職流放至新疆伊犁。
1843年鄧廷楨被釋回時,林則徐寫詩為他送行:“白頭到此同休戚!青史憑誰定是非。”1845年10月,當林則徐被召回起用時,已經由甘肅佈政使升任陜西巡撫的鄧廷楨也興奮地寫詩祝賀:“宣室忽聞新渙評,霸陵直起故將軍。”他熱切地希望,能再和林則徐一起為國盡力。然而,由於年高體弱又飽經憂患,鄧廷楨於1846年4月15日在西安與世長辭瞭,終年71歲。
鄧廷楨1776-1846),字維周,號嶰筠,江蘇江寧今南京)人。嘉慶進士。1826年道光六年)任安徽巡撫,1835年升兩廣總督。
1840年2月,鄧廷楨奉調閩浙總督期間,他積極購洋炮、建炮臺、招兵練勇,出海巡緝。6月,英國發動瞭侵略我國的鴉片戰爭。7月,當英艦進攻廈門時,鄧廷楨率軍抵抗,擊退英艦。可惜,接著英軍北上,攻占浙江定海,威逼天津。昏庸的道光皇帝以“措置失當”為辭,於10月罷免瞭林則徐、鄧廷楨等人的官職,並命其在廣州“聽候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