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有元末對待將領最好之稱的張士誠,竟被本傢人倒打一耙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英明一世的忽必烈,晚年為何用瞭奸臣阿合馬?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貴族們過著奢侈的生活,老百姓則有一頓沒一頓。
在元順帝上臺後,元王朝的統治出現瞭危機,各地民眾揭竿而起,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人就是其中的主力。在抗元起義領袖中,有“友諒最桀,士誠最富”的說法,張士誠出身江浙一帶。因受不瞭鹽警欺壓,而與其弟張士信等十八人率鹽丁起兵,這就是有名的“十八條扁擔起義”。
江浙一代地理位置優越,自宋代以來,這裡就是江南最繁華的地方,作為土生土長的江東人,張士誠自然明白這個道理。起義之後,他不斷明取豪奪,後來也就順理成章的做瞭元末第一富。
張士誠此人沒受過教育,顯然不是什麼文化人,但對待部下還是極好的。同時期的文學傢楊維楨曾經調侃:別看張這個人,雖然有錢,但自己過得還是很節儉的,手下有功勞,他都一律重賞,對於貪污的,他也絕不姑息。
看來張士誠能夠在元末軍閥中脫穎而出,還是有些手段的。
可是光有這些手段卻還不夠,不僅要善於對待部下,也要善於用人,否則過度的善待就是寵溺。這不,在與朱元璋的對決中,他就因此吃瞭癟。屬下有的投降,有的尋歡作樂,張士誠給的恩情,仿佛在這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