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今說”10:黃石公三試張良,敬而有禮則無失
文章分類:秦朝
【專欄】
“易經今說”10:黃石公三試張良,敬而有禮則無失
忠、孝、仁、義、慈、恭、順、敬、和、禮……是中華傳統文化、文明禮儀的濃縮精華,也是每個公民都需遵守的道德和行為規范。
“禮”,原是宗教祭祀儀式上的一種儀態,《說文解字》這樣釋說:“禮,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
《論語·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如果不想遭人嫉妒乃至怨恨,最好的做法是丹事“以禮待人”、“禮讓三先”。
二)
《史記·留侯世傢》中,司馬遷不厭其煩的敘述“黃石公三試張良”一事。
張良得“天書”,興邦立國,是拜黃石公所賜。
有一天,張良在橋上相遇黃石公。
黃石公走到張良的身邊時,故意把鞋脫落橋下,道:“小子,下去給我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