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吳佩孚統一中國是不是一件好事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吳佩孚,1898年投淮軍,1906年任北洋陸軍曹錕部管帶,頗得器重。後升任旅長。護國討袁運動興起,隨營入川鎮壓蔡鍔領導的雲南護國軍。1917年7月,任討逆軍西路先鋒,參加討伐張勛復辟。同年孫中山組成護法軍政府。段祺瑞派曹錕、張懷芝帶兵南下討伐;吳任第三師代理師長兼前敵總指揮。因湖南督軍席位為皖系張敬堯所得,吳僅獲空銜,十分氣憤。遂發出罷戰主和通電。
關於吳佩孚的品格,上海《民生》雜志曾在1939年創刊號上曾專門描述過:他身居要職,賦性剛毅,廉潔自守,與其部屬同甘共苦。他的衣料全系國產所制,絕無一襲非國貨,西服則終生未穿過。
但是,吳佩孚的這些“美德”,還是沒脫離封建范疇。除瞭這些“封建美德”,他沒有系統的政治信念與進步的現代思想。存於大腦的主流價值觀,還是封建軍閥僚的“殺伐權謀”。他的“愛國主義”與義和團的“愛國主義”在精神本質上並無二致,所以號召力有限。出國就是不愛國嗎?結交洋人就一定要賣國嗎?不住租界就是愛國者?梁啟超還曾逃到過日本大使館避難,但他後來對中國的貢獻以及對歷史的推動作用,一點也不比那些不出國的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