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化蝶”故去 “越劇宗師”風范永在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王承帝:司馬昭弒君,誰在“假裝”痛哭|讀者
2月17日,中國越劇宗師范瑞娟以93歲高齡在上海華東醫院病逝,沒有追悼儀式,不設靈堂,越劇舞臺上的“梁山伯”“翩翩”離世。
時隔一個多月,上海越劇院於4月2日在上海文藝會堂舉行《風·范》越劇宗師范瑞娟追思會,各地文藝界人士及范瑞娟的弟子們聞訊趕來,寄予哀思、緬懷恩師。
范瑞娟是越劇“范派”藝術的創始人,唱腔、表演有“男兒氣概、淳樸氣質、革新氣魄”,塑造瞭一個個質樸純真、栩栩如生的舞臺和銀幕形象。
1935年,范瑞娟進入龍鳳舞臺科班學戲;1938年隨“越升舞臺”赴上海演出;1941年毛遂自薦救場成功,由此當上瞭頭肩小生;1945年在九星大戲院首演《梁祝哀史》,首創越劇“弦下調”。前後10年,范瑞娟從劇團裡排名21位的小龍套一點點往上爬,與尹桂芳等同時代越劇明星同練功、同演出,最終站穩瞭腳跟。
范瑞娟的舞臺好姐妹、越劇大師王文娟當天也托信寄予瞭哀思,“瑞娟姐,我和你十幾歲時一起在上海,同桌吃飯、一起練功,幾十年來都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你留下的藝德和人品永遠是後人一筆寶貴財富。”
范瑞娟在海內外越劇迷中無人不曉,是越劇舞臺上難以超越的“梁山伯”。上世紀50年代,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海外上映大受歡迎,范瑞娟演繹的經典人物“梁山伯”從此在海外戲迷的心中“活”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