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人生錯位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洗不白的趙括,黑不瞭的范睢,白起還是一聲嘆息!
文:何峻丨壹心理專欄作者
又是一年端午季,粽子在鍋裡“咕咕”地散發粽葉的清香,人們品嘗嘴裡混合糯米和醬肉美味的時候,總不由想起兩千多年前滿懷憤懣投江的屈原。紀念年復一年一輩又一輩地在農歷五月初五屈原自沉汨羅江的日子裡重復著,個中原因並不是人們隻崇拜他在開創全新詩歌之路所做的傑出貢獻;更是紀念他至始至終執著於對信念、對國傢、對民族單純的絕對忠誠,在任何利益和困苦面前的不屈服不妥協,即便是本人長期受盡折磨和凌辱也矢志不渝的精神。這種精神在物欲橫流的時代,越發顯得彌足珍貴,小小的粽子也正是祖先在提醒我們那曾經有過的堅韌純凈。
祭奠屈原的行為已經成為瞭隆重的民族儀式,是種風俗習慣,變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屈原的悲壯人生究竟是什麼原因形成的呢?《論語》早有記載“學而優則仕”,按照古代的社會現狀,長久以來“學”實際隻指“文”- “文而優則仕”,這一約定俗成的理念造成大量的文學傢都是在綻放較高的文學才華後,踏上仕途成為政府官員,而奉天子之命,行臣子之責。屈原出生於貴族傢庭,從小飽讀各種詩書,得志很早;19歲便展露瞭卓越的軍事外交才能,20歲就入主縣衙,從此青雲直上,位至左司徒。從奠定他文學巨匠地位的作品來看,我們不難發現他本身作為詩人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