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傢詳解:屈原為何能在歷史“端午人物”PK中勝出?
文章分類:戰國
新華網上海6月19日新媒體專電記者 張建松)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因天人相應而立,孕人文精神而豐”。端午節是我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如果將歷史上所有與端午節有關的人物進行PK,屈原無疑是最終勝出者,成為歷朝歷代公認的“端午人物”。
據上海民俗學專傢徐華龍介紹,我國歷史上推出的“端午人物”候選人主要有屈原、伍子胥、介子推、勾踐、曹娥、陳臨、周處、張天師、鐘馗、黃巢、蠶神、農神、藥王神等。經過民眾長期篩選,影響最大的有三位:屈原、伍子胥和曹娥。這三位入圍者都有感動歷史的人生故事,都是在五月初五因水而逝,死後都被後人追思禮贊。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約於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市秭歸縣)。由於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同盟,沒有成功,反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瞭流放生涯。楚襄王即位後,依舊寵信奸佞,再次將屈原革職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瞭楚國國都。屈原不忍再看到國破傢亡、百姓流離顛沛的苦難,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於是選擇以死明志,自投汨羅江而亡。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吳國名臣。他本是楚國人,其父伍奢曾擔任楚平王的太傅,受讒言陷害,和伍子胥的哥哥伍尚一起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的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屍三百下,以報父兄之仇。吳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謀,成為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勸諫吳王夫差殺掉越王勾踐,但夫差不聽,反聽信讒言,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被越國偷襲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