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期的兄賢不過周公而管叔誅是什麼典故?
文章分類:西周
你也會想看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周公姬旦是西周時期的政治傢、軍事傢、思想傢和教育傢,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姬發的同胞四弟,曾經兩次追隨姬發征討商紂,很得姬發的信任。
姬鮮是周公姬旦的三哥,周武王姬發成功將商朝覆滅後,將管地封給瞭姬鮮,後他成立管國,被稱管叔,姬發建立起周朝之後的第二年,就因病重去世,而成王姬誦因當時年紀太小,還沒有能力處理國傢政務,再加上當時周國剛剛建立,根基並不穩定,周公旦便代替成王暫時監國,又因為害怕天下因為周武王的去世,成王的年幼發生大亂,隻得自己先登基為王。
然而他的三位兄弟,管叔鮮、蔡叔度和霍叔處,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周公旦這是要將成王的王位據為己有,三人四處散佈周公旦想要篡位的謠言,並在周成王二年的時候,三人聯合紂王的兒子武庚,和東夷部落一起反叛周公,讓他交出王位大權,兩年之後,周公旦領軍東征叛亂,成功誅殺管叔鮮,流放霍叔處,囚禁蔡叔度,平息瞭這場‘三監之亂’,並且進一步為周朝擴大疆土。
歷史證明,周公旦的確沒有爭奪王位的心思,他以王的名義隻執政瞭六年,當成王慢慢長大後,他就將王位歸還瞭成王,並在成王即位後不斷對他進行提醒,三年後,周公旦離開成周,前去到豐地養老,不久重病離世,被成王葬於文王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