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散聖,字林俠客——徐渭行草書《飄飄欲溯天漢》橫軸鑒賞
在明代中後期的嘉靖——萬歷間,神州大地活動著一位不同尋常的文藝巨匠,他像一道石破天驚的閃電劃過十六世紀後半葉的文藝天空,這道閃電實在太璀璨、太奇異、太攝人心魄、太令人瞠目驚悚、太引人浮想聯翩!這道空前絕後的閃電很難一閃而過,它的光芒仍續耀著五百年後的今天。他又像是一次震級最高的地動,震坍瞭文藝界傳燈千年的傳統和秩序,一切清規戒律,所有價值體系和美學經驗在他的心靈世界裡無立錐之地,他在震坍舊傳統舊觀念和舊規矩的同時揭起自己的美學大纛,有破有立,並且他的所立為後世袁宏道、八大山人、鄭板橋等文化巨匠所薪傳,成為新的傳統。他就是被有人稱為“中國梵高”的“天才加瘋子”的徐渭。
徐渭之被稱為“中國梵高”在於二者之間有不少相似之處:都以藝術創造的叛逆和卓絕開辟瞭一個時代,都曾經歷盡人間煉獄而至瘋狂,都是生前寂寞身後輝煌,甚至在一些人生細節上都如出一轍:比如狂疾發作時徐渭以鐵釘穿耳,梵高自刃其耳;徐渭自殺九次未死,梵高自殺身亡。但是,我仍然認為,將徐青藤比擬為“中國梵高”實在是貶低瞭青藤道人。梵高固然是十九世紀後半葉的天才畫傢,這位荷蘭後印象派畫傢作為表現主義的先驅,深刻而廣泛地影響瞭二十世紀的國際藝壇,但是其造詣和影響僅限於繪畫。而徐渭則是一位通才式的文藝巨匠,他在書畫、詩歌、散文、戲曲和音樂上都有非凡造詣,都是嘎嘎獨造之大傢,他的影響甚至逸出文藝界而波及整個思想文化界。徐青藤是作為舊思想舊文化的揚棄者和新價值觀新審美觀的創立者而屹立於中國文壇,其人生格局之恢弘、精神行旅之豐贍、思想銳度之峻烈均非梵高所能望其項背,是故如強欲將徐青藤和梵高做一比較,也是大峰巨岫與丘巒小壑的關系,其謂“中國之梵高”者,真不知徐青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