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吳廣的一句謊言卻鼓動起大澤鄉起義
文章分類:秦朝
你也會想看的:清朝第一武臣嶽鐘琪與雍正皇帝的“貓鼠遊戲”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下令征發900名農民去守漁陽。陳勝和吳廣被任命為屯長。當他們走到大澤鄉的時候,連綿的陰雨導致不能按期趕到漁陽戍地。按照秦法,誤期要全部被處死。陳勝吳廣就以誤期當斬為理由,鼓動大傢起來造反。於是大傢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舉行瞭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起義,“秦法誤期當斬”也就成瞭我們對秦法殘酷性的側面認識。
但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呢?考古發現的秦竹簡卻提供瞭反證。
1975年,在湖北省孝感地區雲夢縣出土瞭大量秦竹簡,這些竹簡長23.1~27.8厘米,寬0.5~0.8厘米,共1155枚,殘片80枚,內容包括:《秦律十八種》、《效律》、《秦律雜抄》、《法律答問》、《封診式》、《編年記》、《語書》、《為吏之道》、甲種與乙種《日書》。其中《語書》、《效律》、《封診式》、《日書》,其中《徭律》部分條文是這樣記載的:“禦中發征,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就是說為朝廷征發徭役,如因故不加征發,罰二副盔甲;遲到三天到五天,訓誡;遲到六天到十天,罰一塊盾牌;超過十天,罰一副盔甲;因大雨或洪水,可免除本次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