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祭屈原 愛國氣節朗照後人
文章分類:戰國
端午,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幾千年來,一幕天人合德的“大戲”每年上演,積淀瞭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
舌尖橫掃的端午。端午首食粽子,粽子起源於上古包烹、石烹。燧人氏鉆木取火,人們以樹葉包裹食物煨烤,剝葉而食,乃粽子雛形。春秋,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角,即角宿,星官名,“角”中有“刀”,代表競爭、角逐,用以避邪。黍,黃黏米,代表“陽”,菰葉為“陰”。《素問》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陰陽結合,順應端午陽氣盛而陰氣伏,有驅邪納福、祈求平安之意。
端午還吃五黃,即雄黃酒、黃魚、黃瓜、蛋黃、黃杏,以補青黃不接。再吃五紅,烤鴨、紅莧菜、紅油鴨蛋、龍蝦和黃鱔,意在嚇退蛇虺、蟾蜍、蠍子、蜈蚣與壁虎等“五毒”,且增陽氣。
五彩編織的端午。東漢《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端午前夕,農傢主婦,以五彩線合拈成繩,放院中受日月精華、天地靈氣,於端午之晨,拴兒女脖頸、手腕,俟夏日大雨過,彩虹升天之時,摘下,拋入河中,意在將瘟疫沖走,兒童可續歲安康,乃至飛天成龍;有乘孩子熟睡時,拴掛五色佈或五彩麻紮成的小掃帚、小簸箕、小黃瓜、小辣椒、小紗燈、小老虎,謂之掛“老虎素”,民俗以為驅避病虐;又拴內藏川芎、白芷、蒼術、冰片、薄荷等中藥,外形如瓜果、花卉、鳥獸、魚蟲的香囊,即香荷包,用以開竅、去瘟、清熱、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