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張芝能成為“草聖”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強大的袁紹為什麼在曹操面前總是不堪一擊?
張芝塑像
東漢桓帝時期,張芝出生於甘肅淵泉(今甘肅安西縣東)的名門望族,父親張奐官至護匈奴中郎將、度遼將軍、大司農等,屢立功勛。張芝年輕的時候就很有節操,品格高尚,雖出身官宦之傢,是當時的貴族,但毫無紈絝子弟的習氣,不慕功名,一心學習書法。朝廷屢次征召他出來做官,都被他拒絕,所以,當時人們稱他為“張有道”。
張芝特別喜歡當時社會上流行的一種新書體——草書,師法杜操(度)的章草,並且試圖努力加以改進,以便寫得更加簡便流暢。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弟弟張昶也喜歡上瞭書法。
張奐為瞭方便張芝和張昶兄弟練習書法,就著人打造瞭石桌、石凳,安放在池塘邊上。從此,兄弟二人天天臨池學書。張芝把傢中的衣帛都拿來,先在上面練字,然後再拿去煮洗。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那池塘裡的水都變黑瞭。經過如此刻苦練習,張芝終於書法大成,還贏得瞭書法史上的“草聖”美名。他臨池學書的池塘也被後人稱為張芝“墨池”。他的弟弟張昶也成為東漢時期的書法名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