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一生用過的三種"年號"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明末清初美食傢張岱:人間至味是自然
資料圖片身著偽滿陸軍大禮服的溥儀。
長春晚報記者趙娟
通訊員劉雙義
末代皇帝溥儀3歲登基,成為清朝的第十代皇帝。在近代史上,他又與長春淵源甚深,溥儀一生三次被推上皇位,一次當“執政”,共用過三種“年號”。這些年號有何玄機,它們反映瞭溥儀怎樣的心理呢?
首次稱帝年號“宣統”
1908年12月2日,溥儀稱帝時年號定為“宣統”。據考證,溥儀登基前,晚清重臣張之洞等人建議將年號定為“紹治”,含義為明紹,即公開聲明溥儀繼承的是“順治”福臨)和“同治”載淳)兩位先祖皇帝的基業。可是,這一年號忽視瞭光緒的皇後,也就是當時的隆裕皇太後副都統桂祥之女)的地位。於是,隆裕便屢次召集心腹之人一起密議,推翻瞭“紹治”年號,改用“宣統”。據歷史學者來新夏所著的《不輟集》引證:“宣宗道光帝的廟號,用道光年號)之統與‘光緒’之為‘道光’之緒,同一意耳。”宣宗和道光是一個人的兩種不同的稱號,意即光緒和溥儀都是宣宗的正統直系後裔,是一脈相承的。隻有溥儀兼祧光緒,隆裕才能成為名正言順的皇太後。這樣的年號說明溥儀承繼的是清王朝綿延十代皇朝的“大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