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矛盾的心理,矛盾的人生,和他的四種死因
文章分類:曹魏
荀彧,字文若,潁川許昌)人,是曹操的第一大謀臣,二人情同兄弟。但荀彧跟漢獻帝關系也不錯,漢獻帝跟曹操水火不容,所以荀彧一直夾在曹操和漢獻帝之間左右為難。一般認為荀彧是反對曹操稱公稱王的,想限制曹操的權力擴張。並由此得罪瞭曹操,最後受到曹操的冷暴力而死。


荀彧和曹操曾經如膠似漆,當年利用其謀略才能和許昌老傢的士族關系網,為曹操定鼎許都做出瞭巨大幫助。老來一旦受到曹操的冷落甚至是猜忌就會憂懼後悔難當。曹操東征孫權,把荀彧帶上,車馬勞頓,再加上年齡也不小瞭,所以精神和身體都吃不消,於公元212年死在東征半路——壽春。關於荀彧的直接死因,有四種說法:
第一,憂病而死。《三國志》:“荀彧疾留壽春,以憂薨”。荀彧因為有病就留在壽春,再加上憂懼心疲,死在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