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的馬謖明明知道趙括紙上談兵的典故,還是重蹈覆轍?
文章分類:蜀漢
有一個成語叫做紙上談兵,是專門用來說那些隻知道理論而不切實際的人的。這個成語的來歷是源自於戰國時期的趙括身上。
趙括這個人從小就熟讀兵書,在跟他的父親趙奢討論軍事的時候能夠滔滔不絕,他的父親自愧不如。不過趙奢卻認為趙括根本不能擔當大任。後來趙括果然在長平之戰中被秦將白起大敗,坑殺四十多萬。導致瞭趙國的徹底衰弱。
而三國時期竟然也有一個人在明明知道瞭古代趙括的典故之後,卻仍然重蹈覆轍。此人就是大傢所熟知的馬謖。
著名的《三國演義》中將馬謖的事情描繪的極為生動,令人扼腕嘆息。而馬謖的失街亭和後來的空城計、斬馬謖,被元代的戲曲改編成瞭一出戲,名叫“失空斬”,也就是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的合稱。
能夠成為紙上談兵的高手的人,肯定是具備一個特點的,那就是他必須熟讀兵法,他必須飽讀詩書。很明顯,馬謖是符合這樣的特點的。不然他不可能得到臥龍諸葛亮的青睞。
那麼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和趙括紙上談兵的典故,馬謖又豈會不知?